周一市场继续震荡,跟上周四,周五走势相似,但却有新的变化。
造成近期连续回调的矛头直指科技股,半导体、软件等科技成长板块在最近几个交易日里大幅回撤,拖累了大盘走势。
但今天,以破净股和红利资产集体爆发,居然拯救了指数。
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谁拯救了指数
盘面上,科技股继续回调,上周五集体拉高的AI应用端集体杀跌,热门股躺倒地板;计算机软件、教育大幅回撤,中国长城上周五盘中暴拉后再度触及跌停。
但今天红利资产的爆发,恰好让大盘免于单边下跌。截至收盘,上证微跌0.21%,创业板指跌2.35%,市场成交额微微缩量。
但红利指数一度飙升超过4%,红利、高息股、中字头等概念集体爆发,钢铁、煤炭、电力、交运、地产等板块掀起大涨潮。其中,中红医疗、长荣股份20%涨停,中南股份、中储股份、上海建工、黑牡丹、三钢闽光等近30股涨停。
消息面上,上周五晚间,证监会发布正式版本《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经过周末在各大投资圈和媒体圈的发酵,引发巨大关注。
简单来说,政策的提出,在对上市公司的回购和分红要求进行松绑的情况下,对长期破净公司仍然保持了严格要求,给予了市场一定的炒作机会。
此前文章中有过分析,A股长期破净股所分布的行业里,银行、地产、钢铁、交运数量偏多,但大部分处于亏损态势,经营状况本就存在问题,市值管理的能力难以信赖。
在九月份经历过一轮普涨过后,接着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市场对具体公司分红回购应该有所预期,一些本破净幅度较深但盈利分红能力稳定的央国企,肯定会更受资金的青睐。
其他板块方面,锂电石墨电极概念开盘大涨,杉杉股份、滨海能源涨停。消息面上,11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华为公开了硅基负极材料的专利,名称为《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该专利主要解决了硅基材料因膨胀效应过大导致电池循环性能低的问题,提高负极的循环稳定性。
飞行汽车概念原本表现低迷,盘中一度跌近4%,但尾盘受重磅信息刺激,概念股迅速拉升,万丰奥威、广汽集团、莱斯信息翻红,中信海直、宗申动力更是从大幅下跌迅速封板。
消息面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业内人士透露,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
人气股的博弈节奏越来越快,上海电气、四川长虹、松发股份等前期热门股悉数跌停。上海汽车“一哥”上汽集团今天本来封板,但尾盘却突遭炸板。
消息面上,此前有消息传出特斯拉FSD入华后授权上汽做Robotaxi,据机构称已沟通过两轮,虽没有明确消息,但上汽已经成为人气标的,股价上周连续两天涨停。然而,今天尾盘又有媒体消息辟谣,称特斯拉回应传言为不实消息,或成为了尾盘炸板的主要原因。
市场成交额、换手率在近几个交易日里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代表游资力量的龙虎榜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重也明显下降,因此政策博弈和题材炒作也在降温。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对国内经济复苏还抱着观望态度,仍然期待12月份能拿出更重磅的内需政策,中间阶段的市场风格有点像今年二季度的模式,回到一边红利,一边科技的杠铃型交易。
今天红利股/破净股再现大涨潮,也意味着这个风格已经完成了切换,并且大概又能维持一段时间了。
02
破净股的炒作逻辑
今天的破净股很明显涨出了三六九等。
从个股来看,涨势最凶、资金流入最多、游资干得最起劲的,无疑是破净股+低价股(5元以下),比如永泰能源、荣盛发展、郑州银行、宝泰隆、阳光股份、上海建工、中南股份、东方集团、友阿股份、美凯龙等等至少十多家都实现了涨停,大涨但没封板的就更多了。
其次是破净股+央国企概念,这里除了挺多也都是低价破净股外,还有上海能源、现代投资、黑牡丹、电子城、中国铁建、建发股份、招商港口、北辰实业等大批个股,涨幅都在7%以上。
再有就是破净股+高息股/绩优股等板块,比如各大银行保险、公路港口、资源能源,以及部分地产行业龙头,都有不小的涨幅,甚至还有不少是涨停的。
这得益于A股目前现存还有大量的破净股,给资金炒作提供了充足的选择。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A股尚有超过430只个股市盈率(PB)低于1倍,其中有近百只不足0.6倍。在“924”大行情之前,破净股甚至多达800多家。
对于破净股的逻辑,实际上自从“中特估”概念兴起,以及9月份时“市值管理”意见稿发布以来,也经常有资金在关注和潜伏在其中,但这个板块的炒作特征就像是电商里的羊毛党,逮着机会薅一把羊毛就立马走人,很难有持续性。
根本原因,还是与破净公司的行业属性和自身问题导致。
比如银行业,本身就是业务模式最成熟透明,业绩增长数据甚至能被精算到小数点都不出偏差的地步,同时自身高负债率杠杆和长期低ROE状态,就适合破净状态,以给到投资者相对高的股息率吸引资金长期配置。
这个状态,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根本不大可能会被打破,而且政策所针对的“长期破净股”也并非它们,所以它们的涨幅与这次的破净概念催化剂实际影响不大。
建材、基建和化工等板块也是类似逻辑,业务成熟而且周期性非常明显,现在也不是行业的黄金增长时期,相比其他成长行业肯定是较难获得资金认可的。
这里面,还有多数公司业务经营甚至面临不小的亏损压力,它们业绩已多年处于半盈半亏的状态,这些公司想要被市场认可从而市值抬升,要么能拿出让市场投资者觉得未来有盼头的更好增长势头和业绩数据,要么就等待“924”大行情一同获得资金无差别涌入带来的集体拉估值红利。
前者不是单凭一张“市值管理计划”就能实现的;后者已经来过一波,想要等下一波集体大行情,也有较大不确定性。
相对来说,破净+绩优股才是长线资金更愿意押注的方向,尤其这里面的有的还是高股息的绩优股。不过这些个股多数在这一一轮大行情中估值被拔高了很多,净值已经回升到1倍以上。
目前还处于破净状态的绩优股,也没剩下多少了。比如集破净+绩优股+央国企等一身的招商港口,今天盘中一度冲至涨停,最后收涨7.79%。目前最新市净率0.91倍,离修复净值也就只有1板之距。
但客观来看,破净妖股虽然一时成为了丹红炸子鸡,但需要警惕的是并不是政策一来,所有的破净股就都会鸡犬升天,即使现在大涨的破净股中,绝大多数的都只是被游资薅一把羊毛套一波跟风股民后又调回原来的样貌。
如果投资者仍想关注“破净股”这个方向,最好还是做好风险控制,或者挑选其中相对具有安全保障的领域,比如经营稳定性高、资产质量有保障同时又有高股息回报的银行板块;营收现金流长期稳定增长又高分红的高速公路、煤炭、水电这些确定性板块。
至于其他有概念无业绩支撑的破净股,在一边吃瓜看戏或许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