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还小的功夫去花所跟集,其时候镇上是最喧闹,离家最远的场合
厥后从镇飞腾高级中学,我隔绝家又远了些,从每天上学还家形成了一个月回一次家
而我从叫家的这个出口走出,也走的越来越远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 俄罗斯有两多,一是教堂,二是博物馆
就后者而言,据说,全俄罗斯有700余个,仅莫斯科就有80多
其名目之驳杂,内容之繁盛,让人瞠目
根据安排,我们看了几个,其陈设之陆离,藏品之丰富,更令人咋舌
感觉里,仿佛任意给一个点子,或项目,俄罗斯人就能弄个博物馆出来,证明他们的历史和记忆
虽然他们民族的历史,不过千余年
真是匪夷所思
我们看的第一个博物馆,是克里姆林宫的兵器库
这名称不确切,兵器只占很少部分
事实上,这是历代沙皇陈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因为曾是制造和存放兵器之处而得名
现在,它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博物馆,类似中国的故宫
展品纷繁,阜盛,无论是工艺水准,还是艺术趣味,都让人折服
俄罗斯最早的教堂模型
沙皇的王冠、权杖、权标实物
伊凡雷帝的象牙宝座
阿列克谢伊的钻石仓库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婚礼长裙
一本17世纪的“圣经”,仅银制封皮上,就镶着3017颗宝石
这些藏品,几乎件件都价值连城
拉夫鲁申街在莫斯科河边
我们去时,积着雪
安静
少有人行
但这里的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座精巧的红墙建筑,不高,带着阁楼,和精巧的尖屋顶,极像童话中的俄式楼阁
因为刚修葺不久,整饬而简洁
馆不大,内容却丰富
6万多件藏品,以油画为主
除哔加索、米开朗基罗等的传世经典外,几乎俄罗斯所有流派的作品,都有
伊万诺夫的《基督显圣》
彼罗夫的《三套马车》
列宾的《伊凡雷帝与他的儿子》
列维坦的《金色的秋天》
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艾瓦佐夫斯基的《九级浪》等
久久凝视那些眼熟的杰作,仿佛在俄罗斯艺术长河里徜徉
馆里人多,但安静
一张张肃穆的脸,一双双迷醉的眼,让人觉得,艺术和美,成了这里空气的一部分,能够感触,呼吸
俄罗斯人对艺术的热爱,与生俱来
而特列季亚科夫,是其杰出的代表
这位纺织厂老板、绘画爱好者,凭着独到的美学眼光和高雅的艺术趣味,他从1856年开始购买、收藏列宾、苏里科夫等人的画作
而那时,这些人多不出名,穷困潦倒
这种收藏,无异雪中送炭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从一开始,他的收藏就非为了个人
他说:“对我这个真诚热爱绘画的人,最好的愿望就是奠定一个社会的、人人可以享受的美术储藏库,让它给大家带来益处
”1892年,他将所有藏品赠给莫斯科市
十月革命后,政府又陆续充实苏俄时期的名画,使之到今天的规模
据说,直到今天,作品能被该馆收藏,对俄罗斯画家来说,仍是至高的荣耀
在这里,还看到一幅画,作者不熟,但画面印象深刻:流放列车的车厢,几个囚犯挤在窗前,捧着面包渣喂鸽子
他们的脸膛,手臂,掌心,与白鸽映衬,憔悴,脏污
脸上的笑容,却明净,温柔,令人怦然心动
画的名字,伊戈尔说是“处处有生活”
处处有生活,多么乐观、明朗的心境,多么积极、向上的心念
土地广袤辽远,民族众多复杂,俄罗斯人却有着共同的精神风貌:乐观向上,积极健康
身处逆境,却仍心怀对生活的爱,是他们特有的情怀,是他们灵魂世界的圣光
回味着这幅画,我不止一次想起那些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那些在如席的大雪、如刀的寒风中,坚韧卓绝的英雄:作家、诗人、政治家、革命者
博物馆里,最大的沉醉和迷失,发生在圣彼得堡
我们在那有五天行程
一遭儿走下来,感觉整个圣彼得堡,就是一个庞大的博物馆
皇村
夏宫
彼得保罗要塞
阿芙乐尔巡洋舰
伊萨基辅大教堂
青铜骑士像
上了年月的建筑群
纵横交错的运河
风格各异的桥梁
每一处,都让人眼花缭乱,沉醉迷失
说隐宫,或说埃尔米塔什博物馆,恐知者不多
但提到冬宫,很多人会眼前一亮
那是“一声炮响”的地方,是十月革命的象征
其实,埃尔米塔什就是冬宫
1917年2月前,是沙皇宫邸,后被临时政府占据
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前苏联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被纳入其中
现在,这座历经辉煌、荣耀、战乱、动荡的昔日皇宫,与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
冬宫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
浅绿色基调配以沙岩黄,一排排白色壁柱疏密相间,极富韵律感
绿色的墙壁,白色的柱廊,金色的雕饰,无不显示着皇室的高贵、典雅
而内部的装饰,更是极尽豪奢
大御座厅
小御座厅
孔雀石厅
一一看去,到处是璀璨夺目的水晶吊灯,精美绝伦的大理石雕像
美仑美奂,富丽堂皇这些词,在这里得到了最好诠释
当然,最堪一说的,还是其收藏
博物馆共5座大楼,藏品300多万件
据说,走遍全馆三百多间开放的展厅,行程达22公里
若在每件展品前停留1分钟,每天以八小时计算,需11年
所藏精品,包括达
芬奇、凡高、莫奈、塞尚、高更、哔加索等大师名作
而最让俄罗斯人自豪的,有达
芬奇的油画《拈花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拉斐尔的《圣母与约瑟》;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
此外,古埃及的神像和石碑,中国的甲骨文,都是珍品
最特别的,要数彼得大帝展厅,陈列着他生前的服装、勋章、武器,他亲手制造的机器和航海用具
而彼得的腊像,据说,用的是他本人的头发
从埃尔米塔什出来,是冬宫广场
建筑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但整体庞大,恢宏,和谐
南边,是沙俄时的总参谋部,巨大的弧形建筑,如两只伸展的臂膀,环抱着黑色石料铺就的广场
西边,是伊萨基耶教堂的圆拱形金顶
隔着一片树林,则是沙俄时的海军司令部;金色尖顶上,一只护卫舰形的风标
气势最雄伟的,是广场中央的亚历山大纪念柱
高47.5米,直径4米,重600吨
整块花岗石制成
没有任何支撑,只靠自身重量屹立
这是为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而建的
仰视那巨大的柱体,柱顶上的天使铜像,再回望冬宫,似乎谛听到俄罗斯心脏的跳动,感觉到一种庞然大国的气魄,一种傲视苍穹、睥睨四方的自信
这应该是那个时代,俄罗斯强势精神和气势的象征
步行涅瓦大街时,想到了果戈里的同题小说
也许,那“充满浮华与凄凉”的小说,远比这大街更知名
因为,它就意味着果戈里,意味着俄罗斯文学
街长不过五公里,而两旁或附近,名胜遗迹随处可见
东西两端,一是著名的“文学咖啡馆”,普希金的最后“驿站”;东端是涅夫斯基修道院名人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长眠
由西向东走,很容易遭遇普希金故居、果戈理故居、左琴科故居纪念馆、勃洛克纪念馆、谢德林图书馆、普希金话剧院、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阿赫玛托娃故居、普希金广场和古米廖夫故居
不经意间,就是一段显赫的历史,一个温暖的身影
随便推开一扇门,就是一座博物馆,一些堆积的时光
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生活,与这样丰繁的历史和记忆相处,该是多么充实,温暖
但事实上,俄罗斯博物馆给我印象最深的,并非那些镇馆宝物,而是那些徜徉其间的孩子
他们才是最美的图画,最动人的风景
他们在馆里四处游动,逡巡,像一群欢快的蝌蚪,又像灿烂的音符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孩子们搞什么纪念活动
询问后才知道,俄罗斯的博物馆一律对孩子免费开放,免费接待和讲解
很多中小学,也就经常把一些教学活动放在这里进行
再看那些孩子,无论大小,都不岔生,熟门熟路的,如同回到自己家里
在不同展馆,孩子们或围成圆圈,或独自一人,或躺或坐,或行或止,或听老师讲解,或与同伴议论,细品慢看,一张张脸,都沉浸在艺术的氛围和“场”里
看着这情形,我不禁想,收藏是重要的,这是对历史、记忆的纪念和珍视
博物馆的有无,多少,大小,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和彰显
而博物馆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应是教化和启迪
用曾经的历史、文明、辉煌,去感染、熏陶、激励后代,让他们自小就被温暖,被包裹,被充实,这或许比任何空洞的说教,都更有效
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和我们的素质教育,截然不同的素质教育
至少在这方面,俄罗斯是正确的,成功的
正因如此,讲起民族曾经的历史,讲起祖国的诗人、作家、画家,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如数家珍,头头是道
他们的脸色,语气,他们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自豪
再看我们,无论是历史文明,还是博物馆的收藏,不比俄罗斯弱,却很多常常关着
我们不比俄罗斯穷,但孩子们进博物馆,大多不可能有免费的待遇
我们也说素质教育,却不知道那是一个长期的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过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所谓教育,应当在点滴的积累中,慢慢促进,全面自由发展
而我们的教育,太浮躁,太短视,太急功近利,太注重当下效益,这或许是我们的孩子目光短浅、胸襟狭窄的原因之一
在特列季亚科夫美术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十几个席地而坐的孩子,有躺着的,有趴着的,有跪着的,有半倚木凳的,姿势不一,动作却同,都在执笔临摹
两个老师轻轻走动,观看,丝毫不在意孩子们的姿势
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几乎所有美术老师,都会反复告诫孩子正确的坐姿,不断纠正孩子的握笔姿势
他们不知道,画画,或者欣赏、感受艺术,竟可以是如此轻松、幸福的事
他们不知道,或许这样,才更合符孩子的活泼天性,更合符艺术的自由精神
想着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的可怜样儿,想着他们的小脸,不得不做出的端庄肃然,心里满不是滋味
走出门来,在院子里,看到一尊灰白色石雕
导游伊戈尔说,这就是博物馆最先的主人,特列季亚科夫
在飘飞的雪花里,他双手合抱胸前,像环着一件宝物,又像拢着一团薪火
他面容清瘦,但眼睛里,布满虔诚,详和
望着这位圣徒,俄罗斯艺术的庇护者,再次回想起馆里悠扬的乐声,乐声中那些孩子稚嫩的脸,沉醉的眼神,感觉这才是俄罗斯博物馆,最让人心动、迷失之处
令我纠结、难过的不仅仅是这个名叫苦依五木的孤苦女孩的命运,还有大凉山,这片美丽却又贫穷的大山里,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
儿媳在四川成了一线医生和护士职员,咱们领会她短期内不许还家了
她每天在上班,在疫情眼前没辙侧目,担忧她成了天然,又因她所从事的处事添了几分骄气